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决策公开>政策文件>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在线检阅: 搜索

英皇娱乐,英皇国际娱乐办公室关于推进全市消防救援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访问量: 办发〔2025〕9号.doc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属、驻市各单位: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消防救援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提高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应对处置灾害事故的能力,全面提升公共消防安全水平,助推全市消防救援事业高质量发展,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消防安全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突出综合治理、精准防控、共建共享,全面落实消防责任,加强消防救援力量建设,不断完善消防治理体系。到2026年,全市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万人拥有消防人员数达到3.35,政府专职消防队达标升级率达到70%16个县级消防训练基地建成投用。2027年,消防救援力量匮乏、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逐步实现城乡消防救援服务均等化,消防事业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二、高效履行消防安全责任

(一)落实党政领导责任。各地要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定期研究消防安全工作,将消防安全公共服务事项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全面加强对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履行部门监管责任。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三管三必须”的要求,依法依规编制并公开本行业领域消防安全权力和责任清单,落实消防安全监管职责。对职能交叉领域和新业态新风险,按照“谁主管谁牵头、谁为主谁牵头”的原则及时明确消防安全监管责任。教育、民政、住建、商务、文旅、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做好本行业领域消防安全工作,指导督促本行业系统实施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三)压实单位主体责任。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的原则,加强本单位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和宣传培训演练,组织新入职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岗前培训。各地要鼓励有关单位加强消防安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考取消防设施操作员资格。

(四)严肃追究火灾责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赣州市火灾事故调查处理规定》,强化涉嫌失火案、消防责任事故案和重大责任事故案等调查移送。县级以上政府要建立火灾事故倒查工作机制,依法对亡人和有影响的火灾依法倒查责任,推动规范管理、堵塞漏洞。

三、构建消防安全多元共治格局

(一)充实市县综合监管力量。各级消防安全委员会要发挥综合监管作用,用好会商研判、警示约谈等措施,推动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加快推进市、县消防安全指导服务中心建设,鼓励引导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注册消防工程师参与消防检查、安全培训、技术咨询等活动。

(二)优化基层消防管理模式。在乡镇一级重点依托政府专职消防队站、政府综合执法队伍、农村志愿消防力量等,建立健全“乡镇消防安全领导小组—消防所—农村(社区)消防服务站”三级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加强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建立村级消防安全责任人实名制登记和“叫应”机制,将消防安全纳入基层“多网合一”综合网格管理范畴。

(三)提升消防监督执法质效。各有关部门要深化落实《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规范涉企消防行政执法行为,做到“管住风险、无事不扰”。公安、应急、住建、消防等部门要加强联合执法,建立隐患移交协作办理机制,强化违规电气焊作业、占堵消防“生命通道”、公众聚集场所重大隐患屡教不改等典型违法案例的办理和曝光,做到查处一起、警示一片。

四、系统治理重大消防安全风险

(一)突出重点领域整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分析研判本地区、本行业领域消防安全形势,研究部署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期间以及旅游旺季、火灾多发季节的消防安全工作。深入推进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2026年),深化“九小场所”、电动自行车、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家具企业和住宅小区整治,部署开展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及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

(二)聚焦区域风险治理。在编制产业发展、工业园区、旅游景区等规划时充分考虑消防安全,同步制定消防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严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关口,杜绝先天性消防安全隐患。结合城市更新行动,改善城乡接合部、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消防安全条件。加强区域性消防安全状况评估,对南康家具,全南、信丰电子信息,于都、石城鞋服企业,崇义、上犹竹木加工企业,龙南、赣县、会昌化工企业等区域性火灾风险进行分类画像、分色建档、分级管控,防范化解全局性、系统性风险。

(三)推广精准防范措施。因地制宜出台“短平快”整治措施,在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医院、学校、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娱乐场所、厂房仓库等场所推广普及“一键报警”、简易喷淋设施等初期火灾预警处置装置,最大限度减少“小火亡人”事故。

(四)提升公众消防素质。组织开展市民消防安全素质提升行动,将消防安全纳入义务教育、普法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科普教育等内容,融入文化下乡、戏剧下乡等活动。抓实重点单位、人员密集场所和区域性风险场所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制发培训证书,实行持证上岗,培育消防安全“明白人”。大力发展多种形式消防宣传队伍,开展大培训、大演练、大宣讲活动,年内全市培训不少于5万名“准消防员”。

五、提高综合应急救援打赢能力

(一)建精建强国家应急救援力量。各地要立足辖区灾害特点,科学布局建设高层建筑火灾、地下建筑火灾、大型商业综合体火灾、化工灭火救援、山岳救援、水域救援、地质灾害事故救援、交通事故救援等专业队伍,逐步配齐专业救援装备器材。建设集宣传喊话、烟火监测、图像回传等功能为一体的无人机机巢高空先遣侦察系统。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赣州市处置火灾事故应急预案》要求,建立定期联席会商制度,开展应急救援综合演习。

(二)强化升级地方政府专职力量。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等十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地方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意见》工作要求,启动实施政府专职消防队强能升级三年行动,根据全省专职消防力量测算评估报告要求落实到位

(三)发展壮大社会消防志愿力量。依法引导街道、社区、企业、单位等基层应急力量协助承担一定的抢险救灾职能,倡导红十字会、保险机构以及其他社会公益组织积极投身消防救援事业,鼓励企业专兼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参与社会面火灾扑救,构建多元化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六、加大消防工作支持保障力度

(一)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按程序将消防专项规划列入同级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目录清单。城市消防救援站、乡镇专职消防队建设规划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纳入消防专项规划。按照立项、开建、封顶、装修、投用分阶段梯次推进建设14个县级训练基地,同步设计、规划、建设“3+N”模拟训练设施。加强市政消火栓、储水设施、消防取水点建设,结合农村供水保障、道路畅通等乡村建设行动,同步规划建设农村消防设施、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

(二)强化消防救援经费保障。落实《赣州市地方消防救援经费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全面落实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改革性补贴、奖励性补贴、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经费。足额保障政府专职消防队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适时修订经费保障办法,完善消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推进项目经费标准化保障体系建设,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相一致的原则,确保地方消防经费保障水平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财力状况相匹配。

(三)落实消防救援职业保障。全面落实中央、省和市关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优抚优待和职业保障等政策文件,建立完善消防救援人员工资待遇、看病就医、伤亡抚恤、家属随调、住房保障及子女教育优待等社会保障机制。各县(市、区)参照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优抚优待政策,探索建立政府专职消防员转岗机制,进一步加强退出消防员转岗安置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推进落实。

202578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