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商务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市商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全力拼经济、拼发展,商务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据统计,全市进出口总值1112.5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出口719.58亿元,同比增长18.1%,进口392.92亿元,同比增长4%,外贸进出口总量和增幅均居全省第1位;开工纳入统计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381个,实际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1382.84亿元,同比增长9.12%,总量和增幅分别列全省第2和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3.09亿元,同比增长5.9%,分别列全省第2和第3位;实际使用外资11424万美元。我市已连续十年蝉联全省开放型经济综合先进奖。在商务部等7部门举办的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新商业新消费”县域商业创新发展交流活动上,安远县荣膺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南康区荣膺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安远、全南入选全国县域直播电商中心案例,安远入选全国农村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创建名单。
(一)聚势赋能,招商引资开拓新局面。积极应对新形势新要求,在全省率先出台《赣州市推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聚焦“7510”行动计划,抓对接、优服务、强落地,招商引资平稳增长、质量提升。一是持续推进精准招商。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链梳理目标企业43家,成功签约三一筑工、曜灵新能源、广东尚高、绿能国际等17家优质企业,目标化、清单化精准招商已成为我市招商的鲜明特点。二是持续打造“投资赣州”招商品牌。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地区,开展“投资赣州”品牌系列活动,举办“粤企入赣”招商推介会、第七届进博会赣州招商引资专场推介会等市级重大活动15场,引进了百度网联、北京马威、深圳欣旺达、北京大北农等500强、行业龙头、专精特新企业投资项目31个。三是持续创新招商方式。纵深推进资本招商,全市组建政府(国企)参与出资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7家,管理各类投资基金64只,管理规模超500亿元,县(市、区)产业引导基金实现了全覆盖。
(二)促稳提质,对外经贸打造新业态。一是外贸龙头企业“引擎”强劲。评选外贸进出口龙头、成长型企业101家。其中富联精密进出口总值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12%以上,强力拉动全市外贸增长;外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更高的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迅速,出口比重超七成。二是国际市场开拓实现多元化。推出“境外百展计划”,积极组织我市重点外贸企业参加了广交会、消博会、服贸会、华交会等重点国内展会,打响了赣州品牌。三是新业态发展不断升级。举办了全省2024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大会,与深圳跨境电商协会合作共建南康跨境电商小镇,推动我市主导产业与跨境电商深度融合。依托“前展后仓”经营模式,支持赣州综合保税区建设进口商品集采中心,带动赣州跨境电商产业蓬勃发展。四是对外合作深入推进。成功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批次研修班来我市考察调研,与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广州办事处共同在我市举办了投资机遇交流会,全市有66家企业在2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境外企业和机构,2024年全市对外直接投资8515.72万美元,同比增长27.66%。
(三)多措并举,商贸消费点燃新引擎。一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扎实推进。我市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核销比列全省第1位,相关经验做法获商务部、财政部、省商务厅高度肯定,家装以旧换新在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作典型发言。二是商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宋潮不夜城获评省级高品质美食街区,评选了首批市级特色商业街区10条。印发《关于支持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支持7个农贸市场建设改造,推动41个乡镇商贸中心、农产品上行商业设施建设改造项目和4个冷链设施升级改造项目全面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三是消费氛围持续火爆。开展促消费活动800余场,市县共发放消费券超亿元,持续营造消费品焕新氛围。举办2024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助力乡村振兴(江西)活动,搭建了赣南脐橙等赣南农特产品“走出去”的桥梁。四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开展“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等活动150余场,举办电商培训138期,累计培训1万人次。南康区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代表,两次参加全国电子商务工作会议并作典型发言。安远、南康在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会上作典型经验发言。2024年全市网络零售额715.41亿元,列全省第2位。五是商贸领域安全平稳。深入开展了安全大自查、大排查、大整治等“八大行动”,全力保障商贸领域安全平稳,开展综合督导检查4次,检查商贸企业583家,发现问题隐患435处,已全部整改到位。六是规上服务业加快发展。成立了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工作专班,迅速形成了部门联动、条块联动的良好工作机制,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合计374.85亿元,增速4.5%。
(四)融合联动,口岸平台构筑开放新高地。一是实施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计划。2024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公布,赣州经开区在全国229个国家级经开区中排名第48位,龙南经开区排名第170位;瑞金经开区排名第116位,较去年前进78位。二是提升陆港通达能力。开通与太仓港“点对点”双向直达班列,进一步畅通了赣州与长三角地区的经贸大动脉。2024年,赣州国际陆港发行中欧班列198列,同比增长50%;发行铁海联运班列2021列,同比增长2.02%;港口吞吐量28.92万标箱,同比增长5.36%。三是赣州综保区实现平稳置换。赣州综保区15万平方米保税仓库和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建成投入运营,注册入区企业达到40家。建成综保区进口商品集采中心,推行“保税+展示+交易”一站式体验服务。
(五)强基铸魂,党建引领凝聚发展新合力。一是擦亮党建品牌。擦亮“五心”(忠心永向党、潜心固根基、暖心优服务、正心守勤廉、凝心抓落实)商务党建品牌,我局获评市直机关党建工作红旗单位。常态化推进党支部“三化”建设提质增效,全面推进“四强”党支部创建,深化打造模范机关,着力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二是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细化15项具体工作任务并狠抓落实,统筹推进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坚持反“四风”、反特权、反腐败一体谋划、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持续整治违规吃喝收礼、酒驾醉驾等问题。常态化开展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围绕惠企资金拨付使用等加强日常监督,用好“三重一大”专项监督系统,提升监督实效。三是狠抓市委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层层压实巡察整改政治责任,推动建立健全常态化研究调度、推进落实、整改销号长效机制,形成整改工作闭环。重点完善资金分配、项目监管、政府采购、政治家访、谈心谈话、意识形态工作、党内政治生活、招商引资考核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市委巡察反馈26个具体问题、自查自纠2个问题均已完成整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