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市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执行和结果>工作报告

在线检阅: 搜索

赣州市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

访问量: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和谐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基础基本打牢,进入全面展开和加快推进新阶段的重要历史时期,为率先实现“人才强市”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现制定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促进我市各领域人力资源协同开发、统筹开发,推动人力资源建设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一、“十一五”期间人力资源发展基本情况

1、人才总量快速增长。截至2009年底,我市各类人才总量已达77万人,比2005年底增加了23万人,增长了42.6%,年均增长10.6%。每万人口中拥有人才数为864人。其中:党政人才28273人,经营管理人才70463人,专业技术人才153348人,技能人才266057人,农村实用人才254000人,占人才总量的比例分别为3.7%9.1%19.9%34.5%32.9%,人才总量呈现较快增长趋势。

2、人才素质整体提升。学历层次显著提高。我市党政人才、国有企事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为37051人,占以上三类人才总量的比例为24.9%,比2005增加14697人,增长65.7%;其中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重也分别从2005年的23.9%15.3%上升到2009年的34.9%28.6%

3、人才结构逐步改善。人才结构更趋于合理。人才地区分布和行业分布趋向合理,党政人才总量基本保持稳定,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呈现平稳增长,非公经济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增幅较大。作为占专业技术人才主体部分的国有事业单位人才,其中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分别为6473人、36204人、53999人,结构比例为168,200517 12的结构比例相比,已得到较大的改善。

4、人才环境更趋优化。近几年来,我市相继出台了《赣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若干规定》、《赣州市盘活用好现有人才资源的若干规定》、《赣州市加快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的若干规定》、《英皇娱乐,英皇国际娱乐特殊津贴专家(市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赣州市大力推进干部职工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人才工作文件,不断健全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各项机制,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来。

二、“十一五”期间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及主要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打造人才工作新格局。

市委、市政府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把人才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构,成立了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任组长,市委常委、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委办公厅、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委农工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19个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并成立了人力资源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工作被列为全市“十大体系”建设重要内容。制定出台了《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市委人才工作报告制度》、《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等一系列文件,建立了人才工作协调机构和目标考核机制,并将人才工作纳入对县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各县(市、区)也相继成立了工作机构,设立了人才开发专项基金。市级财政从2005年起,每年安排150万元资金作为人才发展专项基金,用于各类人才的引进、选拔、培养等。全市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二)实施重点人才工程,推进“人才强市”战略。

1、实施“人才集聚工程”,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广泛吸纳和集聚优秀人才。

抓好人才引进环节。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赣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若干规定》、《赣州市盘活用好现有人才资源的若干规定》,并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不断加大引才引智工作力度。认真贯彻落实高层次人才既可办理调动手续,也可采取柔性引进方式,国有企业、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引进人才不受编制、增人计划、工资总额限制,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不受单位结构比例限制。配偶、子女可随调随迁城区对口单位工作、就学,一次性分别发给1万元至10万元安家费及1万元至8万元的购房补贴,每月发给300元至3000元不等特殊津贴。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以来全市共接收15万多名大中专毕业生,40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到赣州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在引进国内人才的同时,我市十分注重引进海外专家智力,“不求所有,但求所用”,2006年以来,全市共引进了外国专家239人次, 其中有4位外国文教专家荣获江西省庐山友谊奖,引进国外新技术、新品种59项,解决项目技术难题287, 引智工作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效益近2亿元。

盘活现有人才。首次开展了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拔尖人才)的选拔,60名各个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创造性地开展了“百名专家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活动,连续几年组织100多名专家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专业指导、技术咨询、人员培训等对口专家服务,为赣州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赣州市专家联谊会创办了《专家内刊》,组织全市各行各业专家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出谋划策,提出的多项建议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要批示。为切实留住人才,各县(市、区)纷纷开展评先评优活动,对各行业的优秀人才予以表彰。

2、实施“人才培养工程”,以提升能力为核心,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精心培养党政人才。为进一步优化党政人才队伍结构,市委、市政府从2005年开始,连续五年从全国高校选拔了1220 名优秀大学生下基层锻炼,其中硕士研究生76名,报考人数达15383人,录用的选拔生来自全国27 个省(市、区)高校。选拔生到基层锻炼,使乡镇机关干部队伍中大学本科以上人员的比例从2005年的23.9%提高到目前的36.2%35岁以下人员的比例从2005年的32%提高到目前的42.3%2006年以来,开展了公务员法、公务员精神、公务员信息化与电子政务以及初任、任职等各项培训,有5万多人次参加了公务员更新知识培训, 1万名公务员参加了公务员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在坚持大规模干部培训的同时,市里先后选派2000多名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跟班学习。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从2008起,我市在正科级领导职务干部中实行政治理论水平考试制度,要求全市50岁以下的在编在岗正科级干部都要参加考试,考试成绩三年内有效,考试成绩作为后备干部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加快选拔培养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认真组织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的培养、选拔工作,积极培养选拔专业技术骨干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使一大批优秀专业人才脱颖而出。目前全市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0,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0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0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22人。我市率先在全省成立继续教育协会,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教育。2006年以来,全市共有17万余名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各类教育培训,其中继续教育培训达到22万人次。全面实施“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单位聘任、政府指导”的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分开管理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骨干,特别是中青年拔尖人才,可破格申报和晋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各地纷纷以党委、政府的名义出台人事部门为非公有制经济服务的新举措,组织进行了对全市非公经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调研,共为2197名非公经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评定了职称。

积极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国资委出台有关文件,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符的薪酬分配机制,努力构建以经营业绩为核心,以资产规模、效益、资产保值增值相联的年薪制等多种形式的多元化分配体系,激活分配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以能力和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考核评价办法;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上适应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选拔、使用和管理制度,制定出台了《赣州市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公开招聘高层经营管理人才暂行办法》和《赣州市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才离岗考察实施办法》;市国资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赣州市国资委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以培养造就一支具有战略思维能力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队伍为目标,加大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近几年全市共有2200多名企业管理人才参加了包括继续教育、学历教育、业务培训等内容的各类培训进修,人才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加速培养高技能人才。我市现已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实行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管理,确保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建立了高技能人才培养补贴制度,在全省率先将高技能人才纳入了市政府特殊津贴享受人员的选拔范围;启动实施紧缺技能人才政府资助培养计划、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和首席技师计划,对青年高级技工、紧缺职业技师培养给予每人2000元的政府补贴,对评选为“江西省首席技师”的给予每人8000元的政府奖励。建设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08年赣州技师学院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第一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启动了安远县、龙南县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计划实施赣州技师学院整体搬迁工程。以实施“金蓝领”培训和特别职业培训计划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拓宽培训对象范围,2007-2009年连续三年,共组织企业在职职工参加“金蓝领”和紧缺工种培训38.28万人次,全市新增高级工以上技能型人才4913人。大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加快高技能人才成长步伐;建立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保证体系,启动了培训机构师资培训项目。目前,我市有高级技师49人,技师3500人,高级工30000人,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加快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为推进农村人才的开发培养,市委、市政府从2004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用五年时间培训农民200万人,此项培训工程纳入“五新一好”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总体部署。建立和完善了政府、部门、企业、个人多元化的农村人才开发投入机制,市、县财政每年拿出不少于100万元,用于农民知识化培训工程。设立了返乡农民工创业扶持基金,投入不少于3000万元的创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资金,重点扶持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完善培训体制,全市各县(市、区)均建立了统一管理、关系协调、分工明确、各级联动的农民培训机构。突出主导产业,围绕脐橙、生猪、商品蔬菜、苗木花卉四大主导产业,加快培育实用人才,通过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训一万名农村科技带头人、3000名农村合作经济领办人、“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等工程,着力构建梯度培训体系。大力实施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进行支教、支医、支农和扶贫工作,2006-2010年,全市共招募2300名“三支一扶”大学生,为我市农村基层输送了一批年纪轻、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人才,基层人才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3、实施“市场配置工程”,加强载体建设,全面拓展人事公共服务职能。

积极构建人才服务平台。全市各级人才市场建设进一步发展,软硬件基础设施逐步完备。赣州市人才市场2006年升格成市政府与省人事厅共建的省级人才市场,并成功建立了泉州、漳州、惠州、东莞、韶关、赣州三省六市的区域性人才交流与合作机制,实现了三省六市和本省、市、县三级人才市场互联。各县(市、区)也积极加大投入,用于改善人才市场的建设和完善。人才市场社会化服务逐步完善,完善了人才招聘、职业介绍、人才培训、人才测评、人事代理、档案管理、职称评定、户口挂靠等服务功能,截至目前,全市现存流动人员档案44848人,不断拓展人事公共服务职能。全市为工业园区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服务,连续3年举办了7场工业园区企业大型专场人才招聘会,为工业园企业提供了1万多名类人才。网络招聘活动非常活跃,2008年以来全市共有1000多家各类用人单位在网上注册招聘,提供就业岗位近4万个。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不断提高,人才交流充满活力,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共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28场次,参会用人单位1215家,参会求职人数30920人,达成流动意见协议7420人。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积极组织参加全省高校毕业生现场(网络)招聘大会、全国人才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和全省人才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人才招聘大会,将就业岗位直接送进校园、送进街道和社区。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主动到驻市大专院校发布职位预告,每月至少3次到驻市高校发布职位预告、6次把最新职位信息发布在赣南日报等报纸上。全市人才中介机构以服务为宗旨,逐步形成了市场化配置人才、社会化人事代理、网络化信息服务、专业化人才开发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

(三)创新工作机制,加快人才制度建设步伐。

1、创新干部选拔使用工作机制。2004年,市委出台了《领导干部离岗考察实施办法(试行)》,使干部在岗考察变为离岗考察,在职考察变为卸职考察,单纯考察变为考察、培训、监督和任用相结合,从机制上保障了人民群众知情、参与、选择、监督,引导群众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向组织反映情况,拓宽了选人用人的视野,在干部队伍中倡导一种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取向,形成一种良好的用人导向规定。同时,为强化党政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的意识,还在新提拔的县处级干部中推进信访督查专员制度,要求新提拔的县级领导干部必须在信访部门工作三个月。加大公选力度,搭建竞争平台,推进选人用人的民主进程。已成功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了一批副县级领导干部。

2、稳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全市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赣州市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的实施意见》、《赣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细则》、《赣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办法》等改革配套文件,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主要内容,大力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市实行聘用制的单位和人员均达到总数的98%以上。搞活事业单位的工资分配制度,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大胆创业,对推进科技进步的专业技术人员,最高奖金可占该项科研成果新增财政收入的10%,可从技术承包、技术服务纯收入中提取30%35%的比例,一次性分配给参加技术服务、技术承包的科技人员。严把进人关,全市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的格局基本形成。2008-2009年,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达9800多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是一个拥有897万人口的大市、人力资源大市,但还不是一个人力资源强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人力资源建设环境有待优化。部分地区、单位和个人对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是很到位,重自然资源开发轻人力资源开发、重项目引进轻人才引进的现象还较普遍。在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上仍存在重“身份、学历、资历”的现象;在鼓励、激励、现有人才发挥才能的工作机制上不够灵活,配套措施不够完善;人才流动环境、机制不够健全。

(二)人力资源集约化开发能力不够强。在优生优育、教育培养、发展成长、老有所为诸方面缺乏统筹领导和规划。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院校数量、办学规划及发展水平不高。人力资源中介组织管理不规范,承载人力资源中介、转移的办法措施不多。

(三)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水平不够高。一是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数量偏少。我市的高层次人才仍较匮乏,产业、项目、发展环境等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能力还不很强,尤其是支柱产业、重点产业等经济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不足,配套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有些引进来的人才留不住,有些留下来的人才还没有用好用活,人才聚集效应未能充分显现。二是人才分布不太均衡。我市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领域,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矿产、房地产、建筑、科研等方面人才却很紧缺。

(四)人力资源市场配置作用有待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没有完全进入市场,高校和企业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的互动平台;现行的某些政策限制了人才的引进,用人单位在引进有特殊本领但学历、职称偏低的人才时常常遇到政策瓶颈;高端人才中介服务还相对薄弱,用人单位难于通过参加招聘会等方式招聘到本单位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企业、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建设开发投入不足,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四、“十二五”时期加强人力资源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纵深推进“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全面落实“一条主线,六个重点”工作部署,以开发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以提升人力资源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健全人力资源工作机制为动力,以优化人力资源发展环境为保障,为全面展开和加快推进赣州科学和谐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和智力支撑。

(二)总体目标

建设人力资源强市总的目标是: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部署,以优生优育、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主线,以优化结构、提高能力、发挥作用为重点,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为基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统筹规划,整体开发,形成以各类高层次人才为龙头、城乡、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组织之间分布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争取使我市人才总量和人力资源素质处于全省领先水平,真正由人口资源大市成为人力资源强市。

五、“十二五”时期纵深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十二五”时期,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建设人力资源强市的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建设规划,建立统筹开发机制。针对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构成要素多、系统性强的特点,根据今后一段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组织各职能部门按照我市人力资源建设的总体目标,分层分类制定和实施专项工作规划。开展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大力普及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全面实施出生缺陷一级干预,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针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的不同特点,分别制定发展指标和保证措施。研究制定吸引人才回流的相关政策,探索实行赣州籍在校大学生与全市重点企业、学校联谊制度,建设促进人才回流的活动载体。制定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建设规划等。

(二)突出抓好创新创业型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高层次人才带动机制。以各类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带动整个人力资源开发,以创新创业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新突破,推动人力资源开发上新水平。要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在引进聘用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导向,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以需而定、决不“作秀”,讲求成本、注重效益。在引进聘用方式上,坚持市场配置为主,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采取灵活多样、为人才所接受的方式。注重看人才有无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开发潜力大的产品项目,有无代表重点学科发展前沿、体现业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成果,加大对重点人才和重大技术创新的资金扶持力度。在引进聘用的重点上,注重引进聘用当前紧缺和急需方面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和顶尖人才。要统筹推进其他各类专门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坚持完善党管人才原则与国企高管市场化选聘机制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现代理念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全面实行职业技能资格认证制度,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管理服务体系。组织实施新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完善农民评定技术职称制度;认真做好选聘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加强跟踪管理,培养新农村建设生力军。总结推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经验,加快社会工作人才专业化步伐。
  
(三)进一步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建立以市场配置为主的有序流动机制。在合并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资源的基础上,本着统一功能、扩大覆盖的方针,实现两个市场信息、服务和职能的整合,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拓展业务空间,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市场向高端化方向发展。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建设。整合人事、劳动、教育、农业、科技等部门的人才信息资源,建立全市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经济社会组织人才需求信息库,以及赣州籍大学生、在外工作人员、海外人员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实现各类信息资源链接,形成开放共享的人力资源信息库,为社会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服务。积极拓展市场服务功能。注意突出服务重点,以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为重点,搞好就业服务。在继续开展人力资源供求信息发布、人员招聘、人事代理等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服务领域,通过完善的市场服务引导人力资源的合理有序流动。完善人力资源中介机构服务标准和评价指标,规范人力资源中介服务组织行为,避免盲目性和无序性。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坚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一是健全领导体制。定期研究解决全市人力资源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形成统一有序、协调高效的人力资源开发领导体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教育、科技、计生等职能部门作用,制定相关人力资源开发计划,抓好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注重调动共青团、妇联、工会、科协等群团组织的积极性,协同抓好人力资源建设,形成人力资源统筹开发的整体合力。二是继续实行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完善考核机制,对县市区和开发区经济工作及社会事业发展考核中人才工作的相关指标进行梳理、完善,增加反映人力资源建设情况的综合性指标。组织人力资源建设涉及的市直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对全市人力资源建设总体目标进行分解,确定每年度的具体目标,并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形成纵横结合、上下联动、全面覆盖、协调配套的人力资源建设考核推进机制。三是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在继续推行人才工作财政专项经费制度的同时,加大对整个人力资源开发的财政投入力度。对承担人力资源开发相关任务的部门,由市财政统筹增加相应经费支持,并随着经济发展逐年递增。加大对市属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及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投入。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人力资源开发,形成财政投入为导向、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的人力资源开发投入机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