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市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市农业农村局>重点领域>三农科技>典型致富

在线检阅: 搜索

邓庚发:坚守“粮”心 种稻有“道”

访问量:

4月3日,雨后放晴,在宁都县固村镇下河村里屋组的农田里,该村种粮大户邓庚发满身泥渍,娴熟地驾驶着耕田机在田间穿梭。

2015年以来,邓庚发靠着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实现了从种粮大户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转换。由于从小就跟着父亲在田间地头劳作,他是个种粮的“好把式”。

“民以食为天,作为一名县人大代表,我要带头坚守‘粮’心。”邓庚发说。

1965年出生的邓庚发,由于家里人多田少,家境贫穷,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他于1995年前往广东东莞务工。在沿海开拓视野、积累经验和资金后,2011年,邓庚发回乡创业,被推选为村民小组长。当他看到小组的一些田地闲置时,心里暗暗着急:这么好的田地闲置了,多可惜啊。于是,他萌生了把闲置田地集中起来搞规模经营的念头。说干就干,他将别人抛荒的地全部流转过来种水稻。对此,很多人不理解,因为有些田缺水,面积又小,种植成本很高,一年核算下来,不仅没有钱赚,还要亏本。可邓庚发却说,“把田种起来,总比荒着好”。2012年,邓庚发投资60多万元建起了10间烤房,种植烟叶120亩,形成一季种烟、二季种水稻的烟稻轮作模式。2015年,他又联系周边村邻,按照“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原则,承包了180多亩田地,成立了庚发种植专业合作社。2020年开始,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他又把稻田从单季种植改成双季种植。

目前,邓庚发和村民共签订了500多亩土地流转协议,成了名副其实的种粮大户。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女们担心邓庚发的身体吃不消,劝他在家享享清福,不要再种田了。可邓庚发不但不听,还越种越多,并经常用“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句话来教育孩子们。“我们那代人对饥饿刻骨铭心,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种粮不但不要交税,还有补贴。”邓庚发说。

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如何提高种粮效益”成为邓庚发一直思考的问题。近年来,他用种田挣来的钱,再加上政府的补贴,先后购置了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烘干机等农用机械,从育秧、插秧到收割、烘干,全都实现了机械化。

尽管现在田间管理更加机械化、智能化,但还有许多农活需要人工去完成。多年来,邓庚发和妻子已习惯每天清晨5点多起床,开始一天的劳作。去年7月,邓庚发花3万多元购置了一台无人机,用于水稻打药、病虫害防治。他说,现在用无人机打药非常方便,同时可以减少农药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一颗‘粮心’带动了一村人。”下河村党支部书记曾树青说,近年来,村民们跟着邓庚发学到了不少种稻技术和农机操作本领,走上了种粮致富路。有的村民还学着他流转土地种稻,农田抛荒的问题得到解决。

前进路上永不停歇,邓庚发矢志坚守“粮”心,走稳“稻”路,带领更多的乡亲们走上致富之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