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板路蜿蜒向前,串联起古色古香的骑楼与红灯笼;非遗作坊里墨香袅袅,竹编技艺在指尖流转;幸福食堂飘出饭菜香,老人们笑意盈盈……走进瑞金市解放路社区,这幅“历史有根、文化有脉、生活有味”的画卷,正是江西省“好社区”建设的生动实践。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片区,解放路社区承载着红色记忆与客家文脉,却曾因房屋陈旧、设施落后陷入沉寂。瑞金市紧扣“好社区”建设要求,以“先体检、后更新”机制为抓手,投资3.4亿元启动片区改造,走出一条“保护+民生+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改造前,社区通过“群众点单”摸清需求清单,将危房拆除、管网改造、停车扩容等民生诉求纳入项目清单,先后拆除私搭乱建600余处,新建停车场、小游园等配套设施,300余个新增车位与充电桩有效破解“停车难”。

解放路社区提升改造后的小游园
历史保护是社区更新的灵魂。施工中,“修旧如旧、能修不换”原则贯穿始终,55处历史建筑、7条传统风貌街巷得以原貌留存,门头、古井等历史遗迹逐一挂牌保护。云龙桥畔,红条石拱桥依旧横跨绵江河,桥墩分水尖承载着宋元以来的交通记忆,也镌刻着苏区时期伟人过往的足迹;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旧址化身研学基地,让红色基因在参观讲解中代代相传。“墙面还是老青砖,屋檐保留旧样式,住了几十年的地方既熟悉又新鲜。”老居民杨素华的感慨道出了众人心声。

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旧址
文化活化让底蕴生根结果。社区打造“一馆五坊七铺九店”业态布局,引进瑞墨、紫砂壶、竹编等非遗作坊,传承人现场展演让老技艺焕发新生。酱油厂旧墙改造的非遗文化墙,用浮雕再现客家生活场景;“擂茶牛市”等特色店铺里,客家擂茶、牛肉汤等美食吸引游客驻足,实现“一条街吃遍瑞金”。目前180余家商铺涵盖“吃住行游购娱”,老商铺与文创店相映成趣,去年开街的象湖里街区已成网红打卡地。

象湖里街区竹编等非遗作坊
民生温度让幸福落地生根。社区建成500余平方米的幸福食堂,老人和特殊群体享优惠,既解决独居老人就餐难题,也便利邻里。榕树下小游园里,老人闲谈、孩童嬉戏;70余条背街小巷完成改造,强弱电线路入地,黑臭水体治理见效,昔日“雨天积水”变成“四季常青”。
从老旧街区到“好社区”样板,解放路社区的蜕变,是江西“好社区”建设中“保护文脉、惠及民生”的鲜活例证。这里,历史文脉在更新中延续,幸福生活在烟火中绽放,为城市更新写下温暖注脚。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