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市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新闻发布

在线检阅: 搜索

赣州蓉江新区:“红骑手”化身治理合伙人 绘就“好社区”共建画卷

访问量:

“刚送单时发现狮形岭路段有井盖破损,已经拍下来上传到‘蓉贝’系统了。”10月11日,赣州蓉江新区外卖骑手张磊在送餐间隙完成了一次“随手报”,这样的场景如今在当地“好社区”试点中已成常态。作为“好社区”建设的创新实践,以“蓉江红骑手”党建品牌为抓手的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路径,正让外卖员、快递员从城市“送货人”变身社区“自家人”和治理“合伙人”。?

党建引领筑根基——从“游离者”到“组织人”

“以前跑单像‘单打独斗’,现在有了党组织,归属感特别强。”加入新区外卖行业党支部的骑手刘军说。为破解新就业群体管理难、融入难问题,蓉江新区构建起区“两新”工委牵头、行业综合党委负责、党支部具体落实的三级组织架构,创新“3+1”指导机制,由专人挂点对接骑手需求。

针对骑手工作碎片化特点,新区打造“线上+线下”学习矩阵:线上依托“学习强国”和微信社群推送学习资料,线下利用爱心驿站、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理论骑谈”。通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专项行动摸清底数,实施“双培”计划壮大党员队伍,目前已优先推荐2名业务骨干入党,让党员骑手成为治理中坚力量。?

暖心服务聚人心——以“服务换服务”?

“累了能歇脚、饭凉能加热,这些细节太暖心了。”在和谐家园社区“爱‘新’驿站”,骑手们正使用微波炉加热餐食。新区按“1+8+N”标准打造8个爱心驿站和1个货车“司机之家”,联合50家商户组建“爱心商户”联盟,提供饮水、充电、应急药品等“一站式”服务。?

服务不止于休憩保障。新区建立“微心愿”收集处理机制,通过“站长接访日”、电子问卷等多渠道收集诉求,今年已解决骑手权益维护、工作环境等问题21条。“红骑手学堂”联合交管、市监等部门开展交通安全、法律常识培训8次,总工会等组织的健康义诊、走访慰问等活动达35次,全方位传递组织温暖。

同心共治显担当——变“旁观者”为“参与者”

“这份‘双重身份’让我责任感满满。”身为“文明交通劝导员”和“食品安全流动监督员”的骑手王浩,送餐时总会留意路面和餐饮隐患。新区创新“一骑双员”机制,择优聘任44名骑手担任双重监督员,借助其走街串巷优势破解治理“盲区”。

在阳光?和谐家园社区“多网合一”试点中,57名新就业群体加入“三色”志愿服务队,成为网格治理辅助力量。他们化身“移动探头”,通过“随手拍”反映车辆违停、环境脏乱等问题,依托“ABC分级推送”和“1357处置流程”形成闭环管理,至今已办结各类事件65条。在和谐家园社区,骑手们累计收集社情民意75条,参与反诈宣传等活动39次,成为名副其实的“社情信息员”“平安巡查员”。

“积分能换日用品,还能评星级志愿者,越干越有劲!”新区推出的“蓉贝”积分机制,将问题反映、志愿服务等纳入积分,可兑换物资或享受体检、住房补贴等福利,目前已有16人实现积分兑换,4人获评“星级志愿者”。这一激励机制带动70余名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参与志愿服务260余次。

从阳光金色春城社区的“15分钟生活圈”建设,到狮子岭社区的五级治理体系,新就业群体的身影已融入“好社区”建设各环节。正如新区“两新”工委负责人所言:“通过‘初心引领、暖心服务、同心共治’三大行动,我们正构建‘以服务换服务,抓服务促治理’的良性循环,让每一位新就业群体都能在社区治理中找到价值,让‘好社区’更有温度、更具活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