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市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市农业农村局>执行和结果>发展规划>发展规划

在线检阅: 搜索

2010年赣州市农业和粮食局发展规划

访问量:
 

2010年赣州市农业和粮食局发展规划

 

我市的农业和粮食工作怎么做?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特别是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按照全省农业工作会议提出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和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稳定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村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再创农业和粮食发展新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坚实支撑。力争全市农业生产总值增长5%,粮食总产280万吨,肉类总产73万吨,水产品总产29万吨,生猪出栏600万头,播种蔬菜165万亩,农机总动力达到552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水平达到39%以上。重点做好十一个方面的工作:

(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抓好粮食生产,确保有效供给,是农业和粮食部门的重要职责。要坚持重农抓粮不松劲、强农惠农不动摇,制止全年性耕地抛荒,努力提高复种指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达到810万亩。全面落实和兑现好粮食生产四补贴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力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严厉查处制售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加大种子调控力度,确保生产用种需求和用种安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高层次地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施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标准粮田建设、水稻新品种展示等项目,推广旱床育秧、免耕栽培、抛秧、测土配方施肥等轻简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控、农业气象监测和防灾减灾服务,努力提高单产水平。积极培育和扶持发展种粮大户,推进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提高生产效益。特别要发挥好农业和粮食机构整合的新优势,加快发展订单粮食生产,强化责任措施,搞好全程服务,努力扩大订单生产面积。大力发展粮食加工和流通型龙头企业,形成品牌效应,做强粮食产业,真正让广大农民在发展粮食产业化过程中得到实惠、尝到甜头。

    (二)加快发展农业优势产业。顺应现代农业低碳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抓住国家实施优势产业布局的机遇,在扩大总量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重点发展生猪、蔬菜等农业优势产业,找准工作着力点,狠抓关键措施落实,努力把优势主导产业建设成为体系完善、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生猪产业,重点是发展五位一体生猪养殖模式,每个县市新建设生态养殖小区1个以上;大力发展生猪加工龙头企业,努力构建高标准的生猪加工体系;积极推广自然养猪法,继续做好规模猪场粪污集中整治工作,力争万头以上规模猪场通过整治全面实现达标排放;加快生猪品牌建设,力争年内完成赣南生猪品牌注册,新增省级以上无公害生猪养殖基地40个以上。蔬菜瓜果产业,重点是契合国家启动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大力发展无公害、保护栽培和特色种植,创建一批露地蔬菜1000亩以上、保护地蔬菜200亩以上的标准菜园,确保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和质量安全;鼓励发展速冻蔬菜、脱水蔬菜、盐渍蔬菜,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发挥我市气候条件好等优势,大力发展西瓜生产,努力把小西瓜做成大产业。西瓜设施栽培效益高、风险小,是今后发展的方向,要扶持瓜农推广大棚种植,创建西瓜品牌,提高种植效益;要尽快组建成立西瓜产业协会,发展一批西瓜合作经济组织,依托协会和经济组织,按照基地+协会(经济组织)+农户的模式,搞好技术培训,推广良种良法,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运行机制。甜叶菊产业,重点是推广扦插育苗技术,加快育苗进度,加大示范力度,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同时,要积极发挥地方优势,支持发展油料、烟叶、茶叶、花卉苗木、特色水产、草食畜禽等区域特色产业,建设一批规模化基地,推进一村一品专业村、专业乡建设。深入挖掘特色风土人情,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和旅游农业,培育几个乡村旅游重点县,创建几条休闲旅游精品线路,每个县市建设1个以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通过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

(三)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扩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范围,在总结去年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精简人员、充实一线、创新机制等措施,全面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重点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设施条件、试验示范基地和村级服务站(点)建设,创新农技人员绩效考核和多元化推广机制,鼓励农业科技人员领办、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或农业科技服务实体。加快农业关键技术攻关和集成,全力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模式的应用,重点推广规模猪场养殖污染治理、大棚西瓜种植、无公害蔬菜栽培、测土配方施肥、专业防治统防统治、水稻免少耕栽培6项实用农业技术,在全市主推20—30个农业优良品种。启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每个县市围绕主导产业新建1个以上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科技示范区,抓好1—2个农业科技示范乡镇建设,按现有行政村、农户数2%的比例建设示范村、发展示范户,力争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提高2个百分点。围绕涉农重大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和农民创业,拓展阳光工程培训领域,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关注农民转移就业问题,加大农民就业扶持和引导力度,努力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收。

(四)加快培育农业新型市场主体。按照提升壮大一批、培育发展一批、引进嫁接一批的原则,重点扶持斌杰食品、谱赛科、翠微实业等优势农业龙头企业,组建生猪加工企业集团,力争培养成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提高农业外向发展能力。积极稳妥引导土地向产业化经营组织和种养能手集中,支持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推进规范化建设,提升组织功能和运行质量。全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00个,市级重点抓40家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各地分别要抓好5个以上示范性合作社,力争合作组织的覆盖面扩大15%以上。发展一批与主导产业配套的农产品专业市场,继续在县城和有条件的乡镇推行农改超。完善营销策略、手段和设施,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农超对接、挂牌直供直销、代理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务和现代营销模式,鼓励农业生产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从事农产品营销,着力解决农产品区域性、结构性、阶段性滞销问题。实行农产品品牌创建奖补制度,支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注册农产品商标,力争新发展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12个。

(五)坚定不移抓好农业项目工作。近年来,国家对农业项目的支持越来越多。把项目管理好、使用好、实施好,对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根据国家农业项目投资规划,重点围绕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集中力量做好标准农田、新一轮菜篮子、农村废弃物资源利用、基层农业公益服务能力等项目的规划编制、储备和申报工作,争取项目实施时间和工作上的主动。要突出抓好农业项目建设工作。现在项目越来越多,但责任也越来越大。这里特别强调一下,项目工作,一定要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竣工验收制。农业计财、纪检部门要主动承担起项目检查督导责任,严格执行投资计划和财务管理,按时间、按规定、按进度抓好落实,确保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尽快发挥项目效益。要抓住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精心推出优势农业项目,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力争全市农业和粮食系统完成招商引资50亿元,集聚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按照市场运作模式,积极筹划建设赣州农业集团,提升我市农业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六)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高度关注,必须切实加强。要继续以菜篮子产品和优势农产品为重点,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创建活动,建设一批蔬菜生产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非疫区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力争每个县市新发展3个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个以上无公害或绿色(有机)食品,有条件的县市要积极创建自营出口基地。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在重要农时季节、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重点查处假农资、假兽药和 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重点完善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性检测中心,加快县级检测站建设,力争35%的乡镇建立农产品检测室,所有较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连锁超市建立检测点。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市级将扩大对县、乡农产品的检测范围,增加检测频率和品种。县市农业部门也要扩大监测范围,尤其是对养殖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农贸市场、生鲜超市等场所,要全面开展例行监测工作,依法发布监测信息,及时处置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产品,坚决防止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升企业竞争力,全力做大饲料产业。

(七)全力做好疫病防控和农业防灾减灾工作。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动物疫病、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呈多发、频发、重发态势,必须引起高度关注,防止因灾害导致农业生产滑坡。要抓住重点时期、重点地区和重点环节,切实加强免疫、监测、检疫监管、消毒及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控措施的落实,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加快8省际农业植物临时检查站建设,力争尽快开展工作。启动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县创建活动,继续建设和完善一批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区域站,建立全市农作物病虫害信息网络共享平台,提升监控和扑灭有害生物技术水平。切实做好农业生物转基因安全工作。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控外来生物入侵。按照防抗结合、综合减灾的要求,加强田间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抗逆品种,大力发展适应性农业。加强与气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把握灾变规律,强化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努力防止农业生产因灾出现大的损失。继续做好农机、渔业等农业生产安全工作。

(八)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情况看,当前我市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化肥、农药、农膜和水产养殖饵料等过度使用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规模化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污染在个别地方呈加剧趋势,等等。要进一步完善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切实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和重点产业的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工作。实行畜禽养殖场准入制度,根据不同生态功能区水体、土壤环境承载力,科学规划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鼓励使用绿肥和有机肥,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因地制宜推广达标排放、畜地平衡、生态养殖、发酵床零排放等健康养殖技术和生态种养模式。积极倡导绿色植保理念,扶持组建一批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逐步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积极推进农村节能减排,发展农村沼气,做好农村秸秆综合利用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力争全年新建户用沼气池2万户,建设100个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

(九)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这几年,农业机械越来越为我市广大农民群众所接受,农机化水平显著提高,加上中央和省不断增加农机投入,当前正是加速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最有利时机。必须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要求,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要全面落实好有关税费减免、信贷优惠、购机补贴、作业补助等扶持政策,全面完成国家、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任务。围绕蔬菜、甜叶菊、生猪、油茶、烟叶等优势产业,加快引进推广新机具和新技术,重点推广适合赣南特点的水稻插秧、联合收割机械,鼓励发展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不断改善农机装备结构。积极推进农机上山、下水、进场、入园,大力发展以节水灌溉为主的设施农业,建立40个水稻和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选择10个条件较好的乡镇实现以机代牛力争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4个百分点。积极创办多种所有制形式农机服务组织,推动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承包作业等服务方式创新发展,力争全年新发展农机大户100户、农机合作社48个。实施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加强农机监理装备建设,加快构建以源头管理、执法监控、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着力提升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确保农机事故起数下降10%

(十)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按照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和长久不变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依法落实和保障好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宣传贯彻《农村土地纠纷调解仲裁法》,指导各地按法律要求规范组建仲裁机构,切实加强土地承包日常管理、土地流转、纠纷调处和失地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工作,力争95%的土地纠纷通过仲裁委员会解决在基层。严格执行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切实抓好宁都、南康2县(市)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总结推广村级财务规范化试点经验,加快村级财务代理人员培训,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强化经济责任审计,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的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继续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围绕农村金融服务滞后、农民贷款难这一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节点问题,积极探索政银合作服务三农联动机制,推动金融服务下乡1月底,市局邀请农业银行赣州分行和部分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负责人召开了一次银企座谈会,就金融服务农业问题进行交流,效果非常好。各地要多组织召开这种形式的座谈会,为解决农民创业过程中的资金瓶颈搭建平台,促进信息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扩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努力增强农业抗灾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十一)扎实做好粮食流通管理各项工作。一是继续完善粮食应急储备体系建设。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进度要求,全面抓好落实,切实增强实施宏观调控、确保全市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加强对储备粮轮入、轮出、库存环节的监管,确保库存粮食数量真实、质量可靠、储备安全。二是全力推进粮食市场体系建设。集中精力和资金,确保粮食城工程进度和质量,年内完成项目投资5000万元以上,确保实现粮食城年底开业的目标;继续做好赣州粮食物流中心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尽早立项动工。三是强化粮食执法体系建设。以强化粮食流通统计工作为突破口,推进面向全社会的粮食行政执法,营造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的浓厚氛围。四是大力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工作。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按照省粮食局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企业三位一体改革工作,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加强国有粮食企业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导粮食企业搞活经营,努力实现全市粮食行业总体盈利的目标。五是继续做好粮食购销工作。落实国家最低价收购政策,强化粮食市场价格监测,确保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六是做好粮食仓储设施普查工作。前几天省粮食局召开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各地要根据省里的要求,安排专人抓好落实,按时完成普查任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