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决策公开>政策解读>本市政策解读

在线检阅: 搜索

【文字解读】《关于支持龙南加快建设高水平副中心城市及赣粤边区域产业合作示范区的意见》政策解读

访问量:


近日,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龙南加快建设高水平副中心城市及赣粤边区域产业合作示范区的意见》赣市府办202411支持龙南加快建设高水平副中心城市提赣粤边区域产业合作示范区综合实力及辐射能力。现对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到“十四五末”龙南规划发展成什么样?

“十四五”末,龙南市域副中心城市地位更加巩固赣粤边区域产业合作示范区辐射带动能力持续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更加稳健,具有龙南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成型

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中小企业数量力争突破100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至2.5%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50%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

二、赣州市对龙南主要有哪些支持政策?

(一)支持龙南加快建设“六个市域副中心”

1.建设市域经济金融中心。

引导赣州市属国有企业市场化方式参与龙南产业项目投资合作及龙南市国资国企经营。

支持培育创建省级农业产业联合体及申报国家级龙头企业

2.建设市域文化旅游中心。

加强指导创建江西省“风景独好”旅游名县龙南市南武当山景区、阳明心谷、栗园围、世界客家民俗文化城等建设国家高等级旅游品牌。支持民宿酒店创建高等级旅游民宿、民宿集聚区及星级酒店品牌。

支持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支持申报全省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城市支持赣州南部旅游集散中心建设运营。巩固拓展运用好世客会成果,大力发展会展经济

支持建设以龙南为中心的“四融一共”和美乡村赣南先行区。支持筹备和承办赣州市旅游发展大会等全市性会议,打造赣州会议会展商展中心。支持筹办“围屋”马拉松等赛事活动。

3.建设市域商贸物流中心。

支持打造赣州南部区域性快递、快运物流分拨中心。支持大力发展口岸经济,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做大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支持龙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拓展业务模式。支持开展关税保证保险改革试点,构建大通关综合服务体系。

4.建设市域交通集散中心。

支持打造赣州南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甩挂物流中心。支持龙南铁路场站改扩建工程,加快发展铁海联运班列业务。支持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支持龙南通用机场、大广高速龙南段桃江互通G105龙南里仁至临塘段公路改建等项目建设。支持桃江航道列入赣州港建设规划。

5.建设市域教育科创中心。

支持赣南医科大学龙南校区、江西文理技师学院龙南校区、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电子信息产业学院(龙南)、龙南中等专业学校等项目建设,推动龙南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新模式。

支持创建国家创新型县、省级创新型县(市、区)建设试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示范县。支持中国电信中部云(龙南)数据中心建设成为赣州市同城异地灾备数据中心

6.建设市域医疗康养休闲副中心。

支持龙南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级综合医院,支持龙南市公立中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养结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

安基山为中心,着力打造康养休闲功能区。支持公益性托机构项目建设

(二)支持赣粤边区域产业合作示范区建设

7.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选地。

支持龙南电子信息、锂电新能源等产业集群发展和创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打造全国性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园、锂电新能源产业示范园

8.打造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支持建设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稀土产品检测与溯源)自然资源部离子型稀土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支持打造国内有竞争力的稀土新材料及应用先进制造业集群唱响“重稀土之乡”声誉。

支持龙南经开区化工集中区四至范围重新认定,打造精细化工产业体系。支持示范区探索实施引进制造业总部企业迁入政策

9.优化示范区组团布局。

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支持示范区调区扩区围绕示范区“一核三组团”的功能布局,支持建设由松山湖创智小镇、G105国道和G535国道合围区域组成的生活核心区,重点打造以电子信息、锂电新能源等产业为主的新圳组团,重点建设以稀土、化工等产业为主的富康组团,重点布局以数字经济产业为主的共大组团

10.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支持龙南茶坑水库及配套供水管网建设,新建中型灌区,加快城市应急和备用水源建设,构建集约高效的现代水资源配置体系。加强主干电网建设,扩大220千伏电网覆盖面,支持黄沙、中和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帮助协调争取天然气气量指标推进示范区及龙南城镇天然气管网、热力管网、污水处理能力建设

11.深化区域对接合作。

推动龙南经开区与沿海地区跨省跨园区互助共建,并在产业合作、利益共享、机构设置等方面开展探索。支持引导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大学、赣南医科大学、赣南科技学院等高等院校与龙南经开区共建产学研基地和创新平台推动龙南与南方科技大学开展合作

12.赋予更大发展自主权。

支持龙南布局国家、省在赣州实施的重大改革试点。将赣州市级审批权限应放尽放,分类分批次授权。支持开展工业项目“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改革。支持锂电新能源、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产业审批事项放权改革争取省级支持龙南经开区、龙南市审批事项权限事权共享

13.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支持龙南经开区实行工作绩效和分类管理薪酬制度,优化“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营机制。支持推动赣州市级与龙南公立医疗机构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

14.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支持龙南建立与大湾区相衔接、与国际接轨的监管标准和规范制度。推动数字化改革、“无实体印章”“无纸质证明”城市改革。

15.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帮助指导龙南申报和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增发国债等项目。支持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对龙南的支持力度,协调鼓励龙南市外金融机构加大对龙南企业的放贷规模,做大龙南产业引导基金规模。

16.加大土地、林地支持力度。

支持积极争取上级土地、林地指标。支持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定额,协调解决补充耕地指标。支持符合条件项目列入省重大、省重点项目和省大中型项目库。支持开展新型工业用地(M0)、点状供地改革。支持通过“腾笼换鸟”等方式予以保障新建项目用地。

17.加大用能支持力度。

支持开展龙南经开区碳达峰园区试点,保障龙南优质项目用能需求。支持开展光伏建设试点、储能系统建设试点、配售电改革试点,优先安排新能源项目开发指标。鼓励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18.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能力。

争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列入国家新一轮政策支持范围支持龙南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加强对龙南经开区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技术指导,为优质、重大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给予调剂倾斜支持

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龙南副中心城市示范区建设工作,定期调度推进,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督促落实重大事项。


关于支持瑞金加快建设高水平副中心城市的

意见政策解读

近日,市政府印发《关于支持瑞金加快建设高水平副中心城市的意见》赣市府办202411支持瑞金加快建设高水平中心城市,带动河东片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及海西经济区现对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意见出台有何背景?

培育壮大瑞金市域副中心城市是市委、市政府区域战略的重大部署为加快瑞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瑞金市市域副中心城市地位和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市发改、工信、财政、商务等部门多次赴瑞金实地,就瑞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调研;随后,市政府办印发《关于印发瑞金市相关恳请事项责任分工的通知》,要求市级层面出台相关支持意见。

为此,市发展改革委与瑞金市研究起草了《关于支持瑞金加快建设高水平副中心城市的意见》。

二、瑞金建设高水平副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总体来看,就是要发挥瑞金龙头作用。带动河东片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及海西经济区,助力赣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具体来看,就是要大力提升瑞金经济发展实力。到“十四五”末,瑞金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一是主要经济指标。明确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包括人均GDP突破40000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建成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36万人;二是产业发展指标。明确“1+3+N”产业体系基本建成,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5%,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35%;三是居民收入指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

三、支持瑞金建设高水平副中心城市的重点任务有哪些?

答:可以简要概括为八个方面24条具体举措:

一是打响“红色故都”红色文化旅游品牌方面

1.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支持建设国内一流的红色旅游城市,提升改造瑞金·红井街,争创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叶坪镇朱坊村争创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实施瑞金中央红军长征决策和出发重点展示园等一批标志性文旅项目。

2.擦亮红色故都旅游名片。支持红都今朝更好看”文旅品牌打造,擦亮“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祥地”四张名片。利用瑞金机场通航契机,争取省级开通南昌—井冈山—瑞金(于都、兴国)红色旅游航空线路

3.建设全国知名的红色研学基地加强革命旧居旧址保护利用,争取各相关部委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运行专项经费,打造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支持瑞金统筹内部旅游资源、整合邻近县(市)红色资源及跨区域联动互促,打造瑞兴于“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建设红色研学实践示范基地。

二是积极承接湾区和海西产业转移方面

4.做强精工智造首位产业。支持铜基新材料、线束线缆等精工智造首位产业项目优先布局到瑞金

5.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支持瑞金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赣州市县域科技创新高地,创建省级、国家级创新型县(市)支持瑞金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重点支持转化应用科技成果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6.推进产业技术升级改造支持瑞金打造赣南地区有色金属新材料和智能装备制造集聚区。加大新材料、新技术投资力度,引导重点企业从铜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延链强链转变,推进传统产业技术装备改造升级。

三是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方面

7.推动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围绕构建2+5+N”农业产业体系,支持建设瑞金果蔬生产交易中心、瑞金农产品全产业链二期项目、万头肉牛养殖基地项目、生猪屠宰项目。

8.提升特色农业品牌影响力。支持创建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高标准创建富硒种养生产基地,认定一批富硒农产品和“圳品”品牌

9.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发挥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叶坪富硒蔬菜、壬田高质白莲、泽覃蔬菜水产、黄柏和武阳脐橙、云石山和谢坊果蔬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四是探索共同富裕实现路径方面

10.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支持创建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基地5+2”就业之家、充分就业社区项目,打造省级就业创业品牌。围绕瑞金1+3+N”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实训基地

11.培育壮大优质教育资源。支持瑞金融入深(圳)赣(州)职业教育联盟,支持深圳市、赣州市名校与瑞金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教育交流合作。支持开展乡镇片区中心校办学模式改革。

12.推动医疗资源优化供给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及其他医疗技术先进地区的医疗机构结对帮扶瑞金医疗卫生机构。支持瑞金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瑞金市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瑞金市中医院创建三级中医医院。

五是支持深化改革创新方面

13.争取试点示范支持。争取国家部委、省直部门在瑞金开展各类改革试点,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改革创新“试验田”。

1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无实体印章”“无纸质证明”城市改革,深化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深化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改革,打响“金事今办”营商品牌。

15.创新开放合作体制机制支持瑞金经开区与宁波经开区、昆山经开区结对共建,推进“南昌大学瑞金科技园”项目落地合作。

六是提升城市承载力方面

16.打造赣闽边际区域交通枢纽。争取景鹰瑞铁路南丰至瑞金段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修编,加快推进瑞梅铁路建设。支持规划建设瑞金机场航空口岸

17.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绵江大型灌区工作。协调省能源局支持瑞金白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纳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期调整及省抽水蓄能、水电发展等相关规划。

18.建设物流集散中心完善瑞金国际陆港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项目建设,支持瑞金至厦门港图定班列稳定运行,打造赣州东部口岸开放平台。

七是巩固提升无废城市建设成果方面

19.稳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支持实施节能减排。支持开发国家储备林项目,加快推进瑞金湿地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20.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支持纳入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支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八是强化要素保障支持方面

21加大资金支持。赣州市本级财政安排的各类专项资金给予瑞金支持。给予新增专项债务限额支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22强化金融支持。聚焦重大项目,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撬动作用,持续加大中小微企业、红色旅游、乡村振兴等领域的信贷投放

23保障用地供给。支持调剂使用市域内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争取更多项目纳入省级及以上重大项目清单。支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

24加强人才引育。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提升专技人才服务,全面落实降低企业职称申报门槛、简化申报程序的有关规定。支持瑞金加快培育技能人才平台建设,探索试行聘任制公务员

三、如何保障建设任务有力有序推进?

   一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瑞金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动工作落实,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另一方面强化分类推进。市直、驻市有关部门要细化政策措施,支持瑞金市加快建设高水平副中心城市。瑞金市要落实主体责任,主动担当作为,加强沟通对接,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解读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科

解读人:李孙桂

咨询电话:0797-899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