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政务>2022年第6期(总第108期)>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英皇娱乐,英皇国际娱乐办公室关于印发赣州市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赣市府办字〔2022〕13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属、驻市有关单位

《赣州市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已经市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221223

(此件主动公开)

赣州市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

为贯彻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市委、市政府工业倍增升级及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全市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根据《江西省“十四五”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赣州市“15N”工业倍增升级行动方案(20212023年)》等精神,结合我市产业实际,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发展目标

大力实施企业扶持、人才引育、完善配套、质量提升等行动,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打造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国鞋服优质智造强市”。

产业规模加速扩大。到2025年,纺织服装产业规上企业力争突破650亿元,产业集群营力争突破2000亿元。

企业实力再上新台阶2025年,培育上市挂牌企业5家以上,营收超亿元生产企业突破108家,其中10亿元至20亿元12家以上20亿元以上5以上

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到2025年,新增40数字化生产线,纺织服装产业自主品牌和代加工品牌超过480家。

、工作举措

持续完善产业配套

1.建设配套市场。帮助引进战略合作者,推动建设鞋服面辅料线下交易市场和服装成衣线下交易市场,重点运营好于都FDC时尚产业综合体、于都红星面辅料商城等配套设施,促进产业发展业态提升。建成并新开业15000平方米以上服装交易市场和6000平方米以上线下面辅料市场,入驻率稳定超过50%的,由市财政给予投资方200元奖励(建成开业后奖励100万,入驻率超过50%后奖励100〔责任单位:产业带五县()人民政府,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纺织服装产业办〕

2.打造纺织服装设计中心。支持于都工业设计创新研究院建设,扩大龙头企业示范效应,鼓励支持自建研发设计中心和检验检测中心。〔责任单位:产业带五县()人民政府,市工信局、市纺织服装产业办〕推动设计机构和生产企业合作,提高设计成果转化率。积极对接国内外服装设计云平台,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责任单位:产业带五县()人民政府,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纺织服装产业办〕支持于都建设设计师空间,力争每年引进3家设计平台落户于都、10名优秀设计师入驻设计师空间,鼓励服装院校、职业院校设计专业毕业生栖息于都,孵化一批年轻设计师。支持于都(深圳)时尚创意产业园项目建设,打造赣深合作样板〔责任单位:于都县人民政府、市教育局、市工信局〕

3.加快纺织服装物流中心建设。依托兴泉铁路货运专线,以赣闽国际陆港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宁都、兴国综合物流产业园项目和于都智慧物流公路港、石城智慧物流园项目建设,引进大型专业物流公司、产业供应链管理公司,发展纺织服装专业物流,搭建赣州市纺织服装产业公共信息平台。责任单位:产业带五县()人民政府,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

二)提升品牌价值链条

4.用好展会平台支持围绕纺织服装产业建设专业会展场馆,持续办好江西(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由市财政给予承办方100万元运营费用补助支持县级层面在春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等节假日期间,举办有影响力的女装、童装、牛仔专场或者综合性促销等活动。鼓励赣州市纺织服装企业组团参展中国国际时装周、上海时装周或时尚深圳展。责任单位:产业带五县(市)人民政府,市投资促进中心、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纺织服装产业办

5.鼓励争创品牌。重点培育1-2家综合性品牌运营公司,每年重点培育5家左右“自主品牌+线上线下融合+个性化定制”龙头企业。落实《支持赣州纺织服装品牌发展推广应用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政府引导作用,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推动“企业创品牌、市民用品牌”。〔责任单位:产业带五县(市)人民政府,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纺织服装产业办、市商务局

大力引进培育产业人才

6.大力引进人才。围绕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需求,落实市县两级人才政策,引进一批产业高端研发人才、设计人才、管理人才及团队。〔责任单位:产业带五县()人民政府、市委人才办〕充分发挥市县两级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顾问作用,续聘新聘一批产业发展顾问。深入武汉纺织大学、江西服装学院以及我市中等高等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对接校地合作,开展校园招聘会活动。〔责任单位:产业带五县()人民政府,市纺织服装产业办、市人社局、市教育局〕推进系统性招工,定期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活动。实施归雁工程,通过宣传引导、资金激励等方式吸引外出务工人员,特别是专业技能人才返乡务工创业。〔责任单位:产业带五县()人民政府、市人社局〕

7.多措培育人才。组织开展“校企双进双看”对接纺织服装产业活动,组建赣州市纺织服装产教联盟。〔责任单位:产业带五县()人民政府,市教育局、市纺织服装产业办、市人社局〕邀请来赣州考察的企业家和专家,在考察期间为市县纺织服装主管部门、重点企业授课,争取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责任单位:产业带五县()人民政府、市纺织服装产业办〕推动县办中高职院校、技工学校与江西服装学院、赣州职业技术学院深度合作,提高办学质量。鼓励当地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开设纺织服装专业课程,鼓励校企联合办班和定向培养,为园区企业培养输送各类蓝领技术型人才。〔责任单位:产业带五县()人民政府,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大力培养实操技能型人才,结合江西(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举办赣州市服装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责任单位:产业带五县()人民政府,市财政局、市纺织服装产业办、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总工会〕

)扶持企业发展壮大

8.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持续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长三角地区等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重点引进山东魏桥、黑牡丹、恒力等头部纺织企业,爱慕、海澜之家、波司登、安踏、361°匹克、万旗、以纯等知名服装品牌,积极对接申洲国际、青岛即发、晨风集团等知名企业。加大对《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赣市府办字〔202138)宣传力度,吸引纺织服装龙头企业向赣州转移总部或运营中心,协助企业申报享受政策。支持企业技改转型、兼并重组和上市挂牌等,打造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责任单位:产业带五县(市)人民政府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纺织服装产业办、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政府金融办

9.培育优质中小企业。全面落实《江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赣州市应对疫情助企纾困解难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措施,鼓励中小企业专注于特定细分产品市场、技术领域和客户需求,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生产工艺水平,力争年培育纺织服装中小企业300户以上,培育新入规企业30家以上。〔责任单位:产业带五县(市)人民政府,市工信局、市纺织服装产业办

稳步抓好质量提升

10.加快技术机构建设。加快建设江西省纺织服装产品质检中心(于都),通过省级验收后,争取“十四五”期间获批筹建国家级质检中心。支持江西省鞋类产品质检中心(石城)资质扩项升级,为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公共技术服务支撑。鼓励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在于都投资建设羽绒服检测中心〔责任单位:于都县、石城县人民政府,市纺织服装产业办〕

11.打造行业质量标杆在纺织服装企业推广运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引导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支持申报江西省井冈质量奖、赣州市市长质量奖。于都县“纺织服装消费品标准化试点项目”成功获批为契机,围绕纺织服装产业开展对标达标行动培育标准化示范试点企业制定一批纺织服装标准建立纺织服装标准体系指引全产业链开启标准化建设责任单位:产业带五县(市)人民政府,市纺织服装产业办、市财政局

六)实施数字转型升级

12.推动智能化升级。加大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支持力度,由市财政安排100万元用于提升纺织服装产业智能制造水平。支持赢家时装、佰盈体育、兴雪莱服装、万马服装等重点企业建设一批升级版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打造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继续开展赣州市纺织服装智能制造先进企业评选,评选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每名分别奖励30万元、20万元、10万元〔责任单位:产业带五县(市)人民政府,市纺织服装产业办、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

13.推进数字化应用。鼓励骨干龙头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推进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纺织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力争每年推动10家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推广应用高速数码喷墨印花、三维人体扫描等新型技术,不断提升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责任单位:产业带五县(市)人民政府,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纺织服装产业办

14.发展个性化定制。推广服装定制交互平台技术、模块化设计、便携式三维人体测量技术和装备,采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鼓励运用远程协同设计和3D动态时尚体验技术。通过数字化技术在设计(CAD)、研发(CAE)、生产(CAM)的集成应用,实现人体数据采集、虚拟试衣、样版和工艺的自动生成、柔性生产加工的无缝连接,着力构建服装智能制造的设计研发新模式。〔责任单位:产业带五县(市)人民政府,市工信局、市科技局

七)延伸加工制造链条

15.延伸上游产业。探索发展纺纱、织造产业。拓宽现有无纺布产业的发展范围,重点发展医卫工程用材、服装衬布等产品附加值较高的品类。推进纯黏、涤黏、棉黏纱线和布料的生产,支持发展绣花、钉珠、压褶等配套工艺产业。支持发展面料产业,鼓励尼龙、涤纶面料和各类针织面料的生产。〔责任单位:产业带五县()人民政府、市工信局〕

16.探索发展印染产业。开展赣州市发展纺织印染可行性研究,探索补齐印染短板。〔责任单位:产业带五县()人民政府,市纺织服装产业办、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水利局、市自然资源局、市行政审批局、市财政局〕

17.坚持绿色发展。认真执行印染、粘胶等行业规范,做好新上项目的产业政策认定和可行性研究。加强对企业的用能、用水和排污监管。全面整治“低小散”“脏乱差”问题企业(作坊),逐步淘汰落后产能。〔责任单位:产业带五县()人民政府,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水利局〕

八)多措并举开拓市场

18.打通“线下+线上”销售新渠道。加快纺织服装销售数字化,支持自主品牌进驻淘宝、天猫、京东等全国知名电商平台,与抖音、快手、小红等新媒体合作,指导企业开展“网红直播”,发展“网红经济”。鼓励依托工业园和物流中心,建设纺织服装电商产业园。责任单位:产业带五县()人民政府,市商务局

19.持续扩大纺织服装外贸。以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依托,大力发展“中欧班列+跨境电商”,吸引亚马逊、希音等知名跨境电商巨头入驻或借道,助力企业海外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鼓励企业建设海外仓,让赣州纺织服装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责任单位:产业带五县()人民政府,市商务局、赣州国际陆港管委会

、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纺织服装产业链推进协调小组统筹研究部署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定期召开政企圆桌会议,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纺织服装产业办要建立工作台账,定期调度通报各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

(二)强化工作合力。各地各有关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主动靠前、积极作为,全力保障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各方面需求。要严格对照目标任务,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精细化落实,高质高效完成各项工作。

(三)强化政策兑现本方案2022129施行,原政策与本政策不一致的,以本政策规定为准,市纺织服装产业办、市工信局、市财政局牵头负责政策解释及兑现工作。市纺织服装产业办、市财政局、产业带五县(市)人民政府要加强政策落实的日常监管,确保各项奖补资金落到实处和发挥效益。


分享到:
一码投赣州
扫一扫
赣州12345热线便民知识库
问政赣州
智能问答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扫一扫
打开手机版
赣服通
支付宝扫一扫
政务服务
投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