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思政课遇上音乐,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11月6日,一场以“青春‘赣’劲,来一场燃爆的思政课”为主题的红色思政课,在东莞城市学院与东莞外国语学校先后上演。由赣州市委宣传部、赣州市红色资源保护发展中心联合引进的《人民的军队音乐国防课》,为当地学子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想洗礼。
在东莞城市学院,激昂的军歌《人民军队忠于党》、深情的《十送红军》等旋律在礼堂回荡。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国防教育融合发展中心主任、副教授邓昭明巧妙地将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与长征、抗日战争、新中国建设等重大历史事件相结合,用音乐旋律串联起人民军队的百年征程。
以音乐为媒,以历史为魂,《人民的军队音乐国防课》让严肃的国防教育“声”入人心,东莞城市学院与东莞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们纷纷表示被“圈粉”。东莞城市学院学生何思忍说:“熟悉的旋律搭配厚重历史,让我瞬间共鸣。青春‘赣’劲,就是要学好专业、胸怀家国。”
在东莞外国语学校,邓昭明的课程更加注重故事性和互动性,通过情景模拟、旋律记忆等方式,引导中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深刻内涵。高二学生王奕琳感慨道:“平时上思政课更多是听老师讲解,这次跟着音乐学历史,感觉特别有趣,也记得更牢,更明白现在的和平生活,离不开强大的国防和先辈的付出。”她表示,国防安全对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性,在这堂课中得到了最直观的体会。
“以往思政课多以理论讲授为主,而这次通过音乐国防课的形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红色知识和国防理念,更易引发共鸣。”东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教师刘惠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种“沉浸式”与“年轻化”的结合,让抽象的历史变得生动可感,为传统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
课程尾声,赣州市红飘带研学教育公司红培研学教务处职员林晶以“走遍神州、红遍赣州——行走的思政课”为题,详细介绍了赣州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成熟的研学体系。许多同学表示,希望能有机会走进赣州,去瑞金看红井,去于都看长征渡口,到实地学习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
赣州市红色资源保护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旨在搭建赣莞两地红色文化交流的桥梁, 让青年一代了解赣南苏区革命历史,厚植家国情怀。未来,赣州将开发更多定制课程与研学线路,推动红色文化从“老区”走向“湾区”,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记者温居林)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