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政务动态

定南县岿美山镇:一座废弃矿山的嬗变

访问量:发布时间:2025-11-28 11:14来源:赣南日报字号:

  晨光熹微中,定南县岿美山镇的足球场上早已沸腾,来自深圳的青少年足球队员正利用周末时间在这里集训,奔跑的身影、飞旋的足球、激昂的呐喊,与远处苏式红砖建筑群相映成趣。这片曾经机器轰鸣的矿区,如今正以全新的姿态焕发出蓬勃生机。

  “在这里训练,既能感受百年矿山的厚重历史,又能享受专业的场地设施,确实与众不同。”来自深圳的足球小将李飞飞如此赞叹。这座始于1918年的百年钨矿,曾是国家“一五”时期的重点工程,如今正以“矿山+体育+文旅”的创新模式,书写着资源枯竭型地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篇章。

  漫步矿区,修旧如旧的苏式建筑群静静诉说着过往。红砖墙上斑驳的岁月痕迹,与内部现代化的设施形成巧妙对话。昔日的选矿厂变成了沉浸式矿山博物馆,工人文化宫成为游客服务中心,每一处改造都彰显着“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智慧。“我们紧扣矿山生态修复要求,让工业遗产在保护中焕发新生。”定南县自然资源局局长肖余林介绍。 

  登上观景台,满目苍翠,很难想象这里曾经乱石堆积、土壤裸露、地表塌陷……如今,岿美山三夹水片区已完成从“矿区伤疤”到“山水画廊”的华丽转身,只见山鸡在林间翩跹,野兔在草丛嬉戏,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见证着生态修复的显著成效。“治理前,这里千疮百孔;现在已是生机盎然。”岿美山镇党委书记邓育鹏指着眼前的景色感慨道。去年以来,定南县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工程,让这片土地重焕生机。通过技术创新,南昌大学项目团队攻克治理难题,改良酸性土壤。精心筛选的耐酸植物与经济林木相得益彰,既固土护坡,又助农增收。数据显示,岿美山植被覆盖率跃升至90%,水土流失量下降95%,东江源水质持续达标。这片土地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修复后的土地上,果树郁郁葱葱,果实累累。岿美山的转型发展,始终遵循着产业融合的创新路径,呼应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林果业的发展既巩固了生态修复成果,又开辟了致富新渠道,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文旅融合更是亮点纷呈。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打造了矿山露营、生态研学等多元业态,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足球场上,训练正酣。岿美山足球小镇自去年8月开园以来,已成为当地体育运动的新名片。“过去要去县城才能踢球,现在走几步就到专业场地了!”当地足球爱好者廖伟胜兴奋地说。足球小镇的建设不仅补齐了乡镇体育设施短板,更带动了全民健身热潮。最令人称道的是,那些由苏联专家援建的老建筑被改造为足球主题民宿,让游客在感受工矿文化的同时,享受现代住宿体验。这种创新融合,既保留了历史记忆,又注入了时代活力。定南县足球融合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叶胜宁介绍:“我们正在构建全域足球生态圈,通过系列赛事活动,形成周周有赛事、月月有亮点的生动局面。”

  夕阳西下,足球场上依然活跃着运动的身影,矿山遗址公园里游客漫步,特色民宿亮起温馨灯火。这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岿美山成功转型发展的生动写照。曾经的矿工后代,如今以新的身份守护着这片土地——导游、园艺师、民宿主人、球场管理员。曾经的废弃矿山也以崭新的姿态成为赣南老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靓丽名片。(陈志斌)

附件: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一码投赣州
扫一扫
赣州12345热线便民知识库
问政赣州
智能问答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扫一扫
打开手机版
赣服通
支付宝扫一扫
政务服务
投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