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政务动态

赣州深入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工作

访问量:发布时间:2025-08-28 10:56来源:赣南日报字号:

  暮色中的赣州城,华灯初上,高层建筑的数字屏幕上游动着“你好,赣州”的字幕。这座承载着千年文脉的城市,正以数字时代的崭新姿态拥抱世界。

  依托网络主题宣传,“网这看 赣出彩”“你好赣州”等主题话题累计阅读量破亿,《网络文明公约》触达网民超千万人次,《赣南表嫂来学法》普法情景剧线上线下观看人数超600万人次……在赣南这片红土地上,一幅波澜壮阔的网络文明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近年来,赣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将网络文明建设作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动、高水平实施,全面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让网络空间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网络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思想领航

  党的声音成为“网络强音”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就像春风一样吹进了我们的心田!” 这是赣州网民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赣州五周年特别报道”网络宣传稿件下的真切留言。100余个网络专题专栏如繁星点点,照亮网民思想之路。 

  举旗定向,方能行稳致远。赣州始终将思想引领置于网络文明建设的首要位置,通过开设网上专题专栏、举办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等形式,持续巩固壮大网上主流思想舆论。 

  近年来,赣州市组织推出“理响赣南”“客评天下”等特色理论品牌10余个,以图文、海报、H5和短视频等创新形式推出理论评论稿件1.3万余篇,让党的创新理论通过网络“飞入寻常百姓家”。 

  同时,赣州市还以在互联网空间讲好赣州故事为目标,积极举办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围绕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精心策划推出了“奋进新时代 书写新荣光”等网络主题宣传活动16场,组织网络媒体记者走进赣州、发现赣州、传播赣州,在中央大网上稿5万余篇,数量列全省第一方阵,“苏区展新颜”等一大批主题话题全网热传,生动展现了赣州在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中的生动实践和深刻变化。2024年7月,纪念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路上学党史”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在赣州启动,刊发涉赣州主题稿件190余篇,全网阅读量破亿人次。 

  文化创新

  老区故事焕发“数字新生” 

  夜幕降临,瑞金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戴橘子的工作室灯火通明。被网友亲切称为“橘子局长”的她,正调试着补光灯,为下一场直播做准备。“点击量破千万的《橘子局长在瑞金》系列视频,离不开大家的辛勤汗水和共同努力。”她笑着展示手机相册,里面存着90多条原创视频,里面还有拍摄于凌晨三点的叶坪革命旧址群。 

  在赣州,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客家山歌传承人陈善宝将《十送红军》改编成说唱,登上抖音热榜;自媒体账号@家伟的山野聚焦“三农”,用治愈系短视频展示赣南乡村生活、客家文化,多个作品播放量超2000万;赣州市国投集团策划的《沧桑卫府里 迷人烟火气》短视频,讲述老市场的“前世今生”,勾起无数赣州人的城市记忆,评论区满是“泪目,想家了”的留言……这些创新实践印证着:当传统文化遇见数字科技,老区故事便有了直抵人心的力量。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网络文明建设插上了翅膀。近年来,赣州市依托社交平台,开展“你好,赣州”网络短视频大赛、“行走的思政课”主题实践活动、“唱游赣州”惠民音乐会等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吸引了大批自媒体人和网民来赣州打卡创作,推出了一批新媒体文化作品,多个活动话题热度破5亿,赣州登上新京报2024全国“网红城市”潜力榜。 

  同时,赣州市还注重打造网络文化精品力作,推出了一批具有赣南特色的网络文化产品。如《一个人的长征》《天才小鲁班》等作品全网刷屏,《客家音·桑梓情丨客家长卷,一览千年》等两个作品被中央网信办评为“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客家文化国际传播案例在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发布。《赣州的样子》等一批作品入选江西正能量“五个十”网络精品。这些网络文化精品力作,不仅展现了赣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进一步提升了赣州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德治润心

  向上向善守护“精神家园” 

  从手拉手护送走失幼童的小学生,到十年如一日背着脑瘫同学上学的朱金祥;从实施教科书式救援的“刘民女”群体,到苦等丈夫七十余载的烈士遗孀池煜华……一个个闪耀人性光辉的赣州故事经网络传颂,感动亿万网友。“人间真情永远是网络顶流!”市民刘锐动情地说。 

  赣州深耕网络文明沃土,滋养向上向善力量。这些年,赣州深入挖掘群众身边的正能量典型,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网络宣传,让好人从身边走向“云端”,让凡人善举汇聚成磅礴的道德力量,构筑起一座温暖有爱的城市。

  2024年,赣州市创新举办“网这看 赣出彩”网络盛典活动,集中表彰网络文明建设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网络达人,激励广大网民以榜样为“光”,争做中国好网民。“郁孤先森”“麦子玩转江西”等本土正能量网络达人脱颖而出,在“红动赣州”“记录小康”等活动中冲锋在前,成为网上正面宣传引导的“生力军”。征集并“云”递《赣州市网络文明公约》,推动网络文明规范深入人心。 

  同时,赣州市还联合各地各单位推出“赣州好人馆”“‘茅小店’文明实践直播间”“我为文明代言”“慈善赣州 情暖万家”“厚德赣州 文明有礼”“文明随手拍”等活动,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网络延伸,助力赣州连续三届获评全国文明城市。

  协同共治

  全民参与织密“文明之网” 

  依法依规约谈“墨无笙”“懒羊爱学习”等网络账号和网站19个,责令暂停更新“奇奇知识网”“那就等活动和杜”等网络账号和网站15个……“网信赣州”微信公众号发布网络执法处置数据。这是赣州连续两年实行执法处置数据公开通报,此举有效发挥网信执法震慑作用。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为加快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我市开设赣州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开展“清朗”“净网”等系列专项行动,加强涉网法律法规贯彻实施。 

  据统计,2022年以来,赣州市已累计处置违法违规网站500余家、账号900余个,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1.4万余条,全市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这些年,赣州市坚持依法治理网络空间,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网络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各环节,发挥法律法规对维护良好网络秩序、树立文明网络风尚的保障作用。同时,组织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网络新媒体从业者等共同参与网络治理,持续推动赣州网络文明品牌建设,各方参与、齐抓共治的网络文明建设格局更加完善。 

  在赣州市于都县,一场别开生面的“云”普法活动正在线上进行。于都县司法局创新采用“现场+直播+互动”的模式,将法治文化与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有机融合,在线上开展“云”普法,受到广大网民的热烈欢迎。据统计,该活动已推出普法直播75期,受众达110余万人次。 

  近年来,赣州创新开展网络普法工作,推出“赣南表嫂来学法”等系列网络普法活动和品牌。同时,开展网络普法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发放宣传手册10万余册,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哪里是“最活跃的地带”,哪里就要成为“最坚强的阵地”。赣州以全省网络主播群体党建工作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创新性地将党组织建在网络主播的产业链上,推动市县网络主播行业党组织实现全覆盖,让党旗在流量高地高高飘扬。2024年11月,赣州市新媒体协会成立,成为联系从业人员的重要桥梁纽带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站在赣南数据湖计算中心的大屏前,跳动的数据流勾勒出数字赣州的未来图景:全市建成5G基站2.4万余个,建成“城市大脑”算力中心,培育出13个省级以上“数字乡村”试点……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为网络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可以预见,当革命老区的红色底蕴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网络文明之花。(记者温居林 通讯员邓隆俊)

附件: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一码投赣州
扫一扫
赣州12345热线便民知识库
问政赣州
智能问答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扫一扫
打开手机版
赣服通
支付宝扫一扫
政务服务
投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