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聚民声民意
——瑞金市武阳镇“老屋场夜谈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纪事
“今年市里大力推广薏米种植,并配套出台了具体的奖扶办法,有意向种植的农户,镇里会组织大家外出学习种植技术……”近日,在瑞金市武阳镇陈布村第4小组夜谈会上,镇村干部正动员群众发展特色产业。
在瑞金市武阳镇,一场场充满温情与智慧的“老屋场夜谈会”,正成为凝聚民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武阳镇积极引导各村开展“老屋场夜谈会”活动,镇村干部深入村组,与村民围坐在一起,“会”聚民声民意,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架起干群“连心桥”
夜谈会以村组为单位,选择在村民较为集中的老屋场召开,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方便村民参与。镇村干部带着问题、带着政策、带着感情,与村民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谈发展、解难题。“以前我们有困难,不知道找谁反映,现在夜谈会开到了家门口,干部面对面听我们说心里话,这让我们感到很温暖。”安富村村民刘来发感慨地说。
夜谈会打破了传统的“办公室会议”模式,让干部与村民之间的交流更加直接、更加深入。村民不再拘束,纷纷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想法。
在夜谈会中,武阳镇镇村干部认真倾听村民的声音,详细记录大家反映的问题,并现场给予解答和承诺。对于能够当场解决的问题,镇村干部当场“拍板”;对于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他们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找准发展“金钥匙”
夜谈会不仅拉近了干群关系,更成为汇聚民意、凝聚民智的重要平台。武阳镇镇村干部通过夜谈会深入了解村民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的诉求,为乡村全面振兴找准了方向。
去年春,在粟田村的一场夜谈会上,村民提出希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镇村干部经过调研论证,决定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猕猴桃种植产业。他们邀请农业专家为村民进行技术培训,组织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还积极争取政策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如今,猕猴桃种植已成为该村的重要产业,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去年秋,武阳村村民反映村里的道路狭窄,影响出行和农产品运输。镇村干部将这一问题纳入夜谈会的重点议题,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协调各方资源,对村里的道路进行全面拓宽和硬化,一条条宽敞平坦的道路贯穿全村,不仅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统计,今年以来,武阳镇通过夜谈会共收集村民意见建议33条,其中涉及产业发展6条、基础设施建设12条、人居环境整治5条、公共服务7条。镇村干部针对这些问题,逐一制定解决方案,推动系列民生项目的落地实施,切实解决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
点亮乡村新希望
随着夜谈会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主动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开展义务劳动,清理垃圾、整治河道、美化庭院。他们还主动参与村庄规划,为村庄的绿化美化提出建议。如今,武阳镇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一个个美丽宜居的乡村呈现在人们眼前。
在产业发展方面,村民在夜谈会的启发下,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产业发展模式。除了猕猴桃种植,武阳镇还发展了富硒白莲、紫灵芝、茶叶等特色产业,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同时,村民还利用电商平台,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收入。“夜谈会让我们看到了乡村发展的希望。干部实实在在地为我们解决问题。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家乡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龙门村村民谢明明满怀信心地说。
“老屋场夜谈会”是武阳镇践行群众路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让乡村全面振兴之路在干群共同努力下越走越宽。(欧阳海华)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