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中,汉字的结构讲究呼应,如‘合’字,撇捺要开张,和下面部分形成收放关系……”近日,在章贡区“艺动章贡”城央一品校区书法课堂上,书法老师夏云耐心地指导学员们练习书法。
夏云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自去年荣获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铜奖后,随即被录入“艺动章贡”名师讲师库,并积极参与到“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名师下基层行动中,投身文艺志愿服务。
近年来,章贡区通过创新实施“艺动章贡”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在中心城区广泛开展歌咏、舞蹈、琴棋书画等艺术普及活动,唱响“艺动章贡”文化品牌推动文化惠民,取得良好成效。市民的文艺生活日渐丰富,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全民艺术普及的生动局面。
章贡区是赣州市主城区,常住人口超百万,城镇化率达90%,老百姓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日俱增。为更好顺应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提质增效,章贡区着力打造“艺动章贡”全民艺术普及工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新体系,紧扣资源、需求、保障等要素,深入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引导群众理解美、认识美、创造美。坚持需求导向,开设歌舞、书画、器乐、球类等个人、集体课程52门,让群众“零距离”享受家门口的文艺服务。
全民艺术普及,让群众得到专业的艺术指导,师资是关键。章贡区探索社会资源协同,发挥中心城区大专院校、文艺院团、文艺协会等文艺资源丰富优势,将原来相对分散的艺术人才,凝聚成为全民艺术普及的重要力量,开通名师讲师自荐通道,择优组建“艺动章贡”名师讲师库,同时加强对新文艺群体的引领和组织,从日益蓬勃的新文艺群体中,严格筛选出德艺双馨人才纳入师资库。截至今年3月,共征集师资230余名,录入名师讲师库170余名,新文艺群体人才占比50%。其中既有民间艺术“高人”,又有国家级协会“名师”,成为“艺动章贡”的中坚力量。
“艺动章贡”城央一品校区是章贡区在城区综合打造的23个群艺园(堂)之一,有书法、歌咏、舞蹈、养生等各类兴趣班78个,学员3000多名。为解决场地问题,该区推动阵地平台共享,充分盘活区公共文化场馆设施,搭建家门口的艺术平台,建立区级群艺园、镇街群艺堂、村居群艺点三级阵地,进一步满足群众需求。同时,把社会资源纳入文化建设大盘子,采取市场化运作与公益性普及相结合,吸引优质社会培训机构加入,实现场地互补、设施共用、设备共享。
同时,打破原有课堂教学“囿于地点”的思维定势,创新开放式教学。将课堂从室内搬到室外广场、公园等人员活动集中的群艺点,开展各类“小而美”的演出,实现“文艺感”和“烟火气”有机融合,进一步扩大“艺动章贡”知晓度、参与度。组织学员到户外开展研学、团建活动,有效增加学习乐趣和班级凝聚力,促进学员综合艺术素养提升。目前,已开展舞蹈、歌曲演唱、摄影摄像等各类课程“行走的艺术课堂”100余场,关注、受益群众40万余名。
章贡区通过实施“艺动章贡”全民艺术普及工程,探索出一条文化惠民新路径,填补了18岁至60岁成人文化艺术普及市场的空白,走出全民艺术普及的“破圈之道”。经验做法在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中央政研室《综合研究》刊发,获得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关注报道,举办了全省“强基工程”——“艺动章贡”项目经验学习推广现场会,作为现场观摩项目在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上宣传展示。
如今,行走于章贡区的大街小巷,处处都有强劲的文化潮流涌动。一系列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参与健康文化生活的多了,打牌赌博喝酒的少了;唱歌跳舞的多了,说闲话捣是非的少了,文明新风在章贡大地荡漾。(记者涂家福 通讯员葛顺连)
附件: